關於博愛

關於博愛

關於博愛
A- A A+

關於博愛青商:

國際青年商會高雄市第四分會由十多位熱心為國家為社會服務的會友們,為發展他們的理想,擴大服務的範圍,自民國65年2月間,籌備發起成立國際青年商會高雄市第四分會,民國66年12月28日召開發起人會議在籌組期間,經創會長劉金星以及籌備會同仁之合作與努力下,艱辛弗辭,已從荊棘之蓽路中成長成熟。民國67年3月25日假高雄市華王大飯店十四樓舉行成大會,為中華民國第七十三個成立的分會。依照總會之宗旨邁進,以促進地方繁榮,使社會有志青年有發揮才能機會,經各界之支持與鼓勵,始能順利。於民國91年向社會局更名為社團法人高雄市博愛國際青年商會(以下簡稱本會),同年在第25任會長蔡進松任內,購置本會會館沿用至今。

 

關於青商:

青商運動是一個青年人步入社會服務性社團的發展過程。由美國開始,逐漸擴散至全世界各大洲,然後在許多國家持續發展。

1915年10月13日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巿,一位名叫亨利.葛森宓(Henry Giessenbier)的青年,和朋友們組成一個叫「青年勵進會」(Young Men's Progress Civic Association)的團體,在「訓練自己、服務人群」的信念下,聯合青年們一起為地方服務,做一個優良的公民。這就是青商運動的起源。

「青年勵進會」成立後,積極推展各項社會服務活動,吸引了很多有志青年的參與,因此在六個月內會員便由原來的32人擴展至750人。快速的進展,使得成員更加熱心推展這個社團的活動,也得到社會更多的迴響與支持,在1916年,社團的名稱改為「青年公民協會」(Junior Citizens),簡稱 J.C.。

1919年這個社團得到聖路易市商會的支持與贊助,因此改名為「青年商會」(Junior Chamber of Commerce),至此,聖路易市的青商會推展運動,已不再局限於當地的青年,而逐漸擴大至美國各地,許多地方都紛紛成立了青商社團。美國全國性的「青年商會」終於在1920年6月成立了。

青年商會的發起人葛森宓,在全美青年商會成立之時,說明青年商會主要的目的為:

1.促進國內青年團體的合作。

2.促進此類團體的效率和發展。

3.提供青年人研究本地、本州、本國團體的機會。

4.用各種積極的方法,提高會員的辦事能力。

5.對影響國內民間商業利益的問題,透過討論方式來獲得一致的意見和行動。

3124